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, 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, 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以系统为基础,以胜任能力为导向, 强调建立医教协同的卫生服务系统。学校从医教协同出发,从目标导向、模式改革、基地支撑、教师培养、资源共享五个方面入手,以“小病善治、大病善识、急病善转、慢病善管”为能力目标要求,着力打好定向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根基。
一是目标导向。本科阶段培养具备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的合格医学毕业生,确立了“宽口径、厚基础、重人文、强临床、懂公卫、识中医”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,构建了“平台+模块”课程体系,主要包括“通识课程教育平台、专业基础教育平台、专业课程教育平台、实践创新教育平台”四大模块化课程平台和全科医学特色课程群,为实现定向全科医生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。规培阶段进行规范化培养,着重提升定向全科医学生专业素养和临床能力,培养仁心仁术的全科医生和居民健康守门人。
二是模式改革。本科阶段创建“三养成、三融合、三联动”培养模式,即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全面养成,理论、实践、人文有机融合,学校、医院、全科基地有效联动。实施过程中,坚持人文引领、课程优化、方法创新、全程实践、全面发展,搭建特色全科医学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。探索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改革,如PBL、CBL、TBL、床旁教学、体验式教学、“互联网+”教学改革等。在规培阶段,强化组织规范、制度规范、基地规范、师资规范、培养规范“五个规范”,完善住培教学体系和质控体系,保障人才培养质量。同时,开展富有全科特色的实践教学改革活动。实施贯穿全学程、全体学生参与的亲友健康档案管理,全体学生从入学至毕业,以亲友为对象,通过建立健康档案、拟定健康计划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等,对亲友进行连续健康管理,既培养了学生的全科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,又增进了学生与亲友间的感情。推行临床实习互助学习活动,临床实习阶段,成立由导生负责、5—7人为单位的互助学习小组,开展病历书写及批改、病例讨论、临床模拟及读书报告等活动,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比及表彰。通过这些活动,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,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。
三是基地支撑。学校成立全科医学院,组建党政机构、设立全科医学等8个教研室,成立全科医学科和全科医学病房。学校高度重视医学生服务基层医疗能力的培养,本科阶段建立融三甲医院、县级医院、乡镇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为一体的“三级一中心”联动实习模式(三甲医院、县级医院、乡镇卫生院、疾控中心),培养学生初步临床能力、全科医疗基本技能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。规培阶段建立全科住培四体联动模式(综合医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、精神病院等)。推行“四统一、五大专项”活动,保障实习教学质量。“四统一”主要包括:基地制度标准、实习内容、实习过程、实习评价统一。“五大专项”主要包括:实施临床教学检查和巡回教学,开展教学基地骨干师资培训,组织临床教学基地每季度开展毕业实习临床综合理论考试,开展以赛促训、以赛促教为目的的临床技能竞赛,实施教学基地远程教学活动。
四是教师培养。搭建学校组织、附属医院牵头、全科基地和社区基地参与的培养和交流机制。举办教学能力培训班,提高教学基地教师教学水平;召开专题工作会,解决定向全科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;开展教学督导,指导基地教学查房、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。同时强调全科医师和临床教师双重身份认同,出台职称晋升和教学奖惩措施等。组建校内外导师团队追踪学生发展,指导学生职业成长。
五是资源共享。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和科研教学平台均向所有基地开放。学校和各基地共建共享病例库、考试题库,使用统一的学生实习管理平台系统,共建线上线下一流课程,提升协同育人效果。依托国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国家、省级平台和各类项目为基地培养人才。